2018年4月15日

餘熱之論《あいのり Asian Journey》第一季雜感


上周四剛看完《あいのり Asian Journey》第一季最後一集。

雖然覺得太匆促,也覺得第二季要等到秋季蠻久的,這段時間不知道要看什麼好。趁著剛結束的餘熱,在網路上四處爬文。爬什麼文,當然是看看網路上日文有什麼介紹的。我記得第一季首播第一集裡,有一些元老成員有出現,小倉跟貴志認得,另一個印象十分深刻的,就是阿英(ヒデ),之前我好像最後就是看到阿英(ヒデ)下車就沒再看了,因為後面的成員就沒有什麼熟悉的了。

實鏡節目的特點,就在於觀眾的參與感。如果投入夠多,會彷彿你就在現場一樣(例如工作人員那般),隨著事情的發展,你慢慢認同一個個人,瞭解他們,最後免不了會自覺地產生「你認識他」或是「他像是朋友」那般的錯覺。因此當結束後,觀眾要抽離這種情境所花的時間,會比一般其他節目更久。

所以,你會關心他們,回去後怎麼樣了,過得好不好。

我加了第一季所有我能找到的成員的 IG 及 Twitter,有時會想想自己到底在幹嘛?會想知道,但也好像沒那麼重要,這真的是一種餘熱效應啊。

為了拉抬這個節目,所以當然免不了製作單位找了一些舊版成員來,一方面有傳承的意味,一方面也有促銷拉抬的作用。

於是,我又注意到阿英(ヒデ),也因此去查了一下。

他是個蠻特別的人,當初加入時才19歲,卻在節目裡經歷過很長的旅程,最後以告白失敗收場。但是他一開始遇見比他年長七歲的加代(かよ),很多觀眾都覺得他們應該在一起。節目中,加代(かよ)曾經傷心地留言對阿英(ヒデ)說,我原以為我們兩個合照的照片會留在車裡(意思是變成情侶,節目會把變成情侶的合照放在車內)…..。

那一陣子,真讓人覺得唏噓,明明相愛的兩個人卻沒辦法有結果啊。

阿英(ヒデ)回到日本後,不期而遇又見到了加代(かよ),最後在節目製作單位的推波之下,兩人親吻成為了情侶,只是….。後來阿英(ヒデ)結婚了,娶的卻不是加代(かよ),而是其他普通的女性。而那段婚姻卻也只存續短短的三年就以離婚收場,目前單身著….。

童話裡王子與公主的結局是幸福且美好的,但現實卻不是。這也就是為什麼,情愛總是讓人難懂,讓人感歎啊。

從《戀愛巴士》與《雙層公寓》相比來看這類實鏡節目


相較於《戀愛巴士》,我對《雙層公寓》的喜愛度差很多。主要的原因大概是:

一、《雙層公寓》是定點的,是靜態的「類同居」生活。整體的步調節奏比較緩慢,不像《戀愛巴士》是國外窮遊,到處移動,所以會給人節目進行冗長緩慢之感。

二、《雙層公寓》不是跟正常生活脫節的,節目進行中裡頭的男女成員照樣上課上班,那麼他原本「現實生活中的背景與條件」就會持續代入。成員在愛情的選擇上便會有著「其他考量」;不像《戀愛巴士》是窮遊,每個人都剝除現實生活的背景條件,只剩下最基本與最真實的個性。《雙層公寓》的成員生活不變,所以當有疑問是還有朋友家人同事可問可聊,而《戀愛巴士》則是得靠成員自己面對(和偶爾介入的工作人員)。

三、因著不與現實生活脫節,《雙層公寓》的成員各自有的生活,除了住在同一棟屋子以外,生活的交集就必須更刻意,不像《戀愛巴士》是集體旅遊,相處的時間較多。前者相處的時間看起來雖長卻很短暫,要認識一個人所需要的時間也就較長。

四、觀於節目的安排處理,《雙層公寓》不像《戀愛巴士》有著謎之音的旁白,完全得靠觀眾仔細聆聽成員之間的交談去判斷進展,中途插入來觀看的人很難迅速融入劇情。相反的,《戀愛巴士》有時打從一開始就會旁白透露部分或關鍵的發展,或是針對成員個性與行為的褒貶,這有好有壞,會讓觀眾容易理解狀況(缺點自然是被「暗示」形成對成員的好惡)。

五、《雙層公寓》的主持來賓有六位,男女各半;《戀愛巴士》新版是五位,舊版是三位。主持成員越多,耗費的棚內時間也越多,講得好就算了,講得不好就覺得只是耍嘴皮拖時間。前者因為沒有進行中的旁白,所以部分得要靠主持人帶場連繫,而《戀愛巴士》則不用,主持群可以針對重點來點評。

如果以代入、觀眾的投入感來說,《戀愛巴士》比較成功,而且畢竟是在旅行,永遠有新的焦點與事件發生,這也是我覺得《戀愛巴士》比《雙層公寓》好看之處。